1973年,汤因比以《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收尾,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将这部经典图书分上下卷收录于世纪文库中,该书以抒情诗般的优美笔调,将上自50万年前,下迄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时期、各区域的文明类型向读者娓娓道来,生动展示了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描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相互交往和彼此融合的全过程。
此外,世纪人文系列的新品还有:《论自由》、《新工业国》、《实用人类学》、《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历史的逻辑——社会理论与社会转型》、《大革命与现代文明》、《复杂适应系统——社会生活计算模型导论》、《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权力的批判——批判社会理论反思的几个阶段》等。
当代国际政治丛书 当代中国哲学丛书
上海人民出版社历来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出版了诸多有市场影响的好书,除东方编译所译丛和世纪人文系列外,在读者中有广泛影响的还有当代国际政治丛书和当代中国哲学丛书,2012年当代国际政治丛书出版了《关系与过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文化建构》(秦亚青 著)和《危机下的抉择——国内政治与汇率制度选择》(曲博 著),其中,《关系与过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文化建构》是作者近十年潜心研究的理论成果,颇具创新地提出了国际关系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其核心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关系性”理念,标志着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进展。当代中国哲学丛书出版了《斯宾诺莎的理性启蒙》(吴增定 著)。
马克思主义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博士文库系列
由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组织出版的马哲研究/博士文库系列分为两个子系列,此次书展前,马克思主义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系列出版了《悖论问题的认识论研究》、《亚当·斯密经济理论研究》、《中国选举权利的救济制度研究》和《颓废主义文学研究》,博士文库系列出版了《国家与社会合力互动下的乡村协商民主实践》、《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研究》、《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社会理论研究》、《价值相对主义探微》、《消费者自我概念视角下的品牌个性研究》、《非政府组织对世界贸易组织事务的参与及制度性安排研究》、《现代社会的政治信任逻辑》、《当代西欧极右翼政党研究》。
另外,我社最新推出的中国学术著作还有:由周予同先生原著,朱维铮先生编校的《中国经学史讲义》、《经学和经学史》、《孔子、孔圣和朱熹》、《群经通论》,思勉文库新推出了吕思勉、施蛰存、钟泰、苏渊雷、陈旭麓、潘雨廷、徐怀启和冯契的学术文集。《胡道静文集》(七卷本)、《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稿》、《平等观念史略论》、《智的直觉与审美直觉——牟宗三美学批判》、《章太炎演讲集》、《民国史学述论稿(1912-1949)》等,均为国内学术领域的佳作。
文化读物
毛泽东说“我们是陈独秀那一代人的学生”,胡适说他是“终身的反对派”,陈独秀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该怎样实事求是地评价他的功过是非?《陈独秀大传》不仅对大时代背景下陈独秀的独特形象有深入刻画,还通过陈独秀一生的思想演变,透析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演变过程,同时配有珍贵图片100多幅,是迄今出版的内容最全面、最丰富的陈独秀传记。《毛泽东点评古今人物(上下册)》的作者周溯源将毛泽东作为“通古今之变”的史学家来进行探讨,涵盖了毛泽东评点的80多位中外古今人物。
《大学开学典礼演讲集:维柯论人文教育》囊括了维柯自1698年任那不勒斯大学修辞学教授以来的所有大学开学典礼的演讲,这些演讲对古今各类艺术和科学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系统论述了人类教育的目的、方法、内容和次序等方面。
为什么谈论罗兰·巴特,或许《写作的职业》要试图回答的正是这个疑问。在巴特辞世之后,这个问题的提出除了本身的必要性以外,还散发着一种魅力。
《鎏金舞台》是历史上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一部讲述歌剧社会史的书籍。该书以历史和世界的视角再现了曾经孕育歌剧的社会背景:莫扎特的维也纳的繁华,腓特烈大帝的柏林的喧嚣,颓废巴黎的诱惑,甚至澳洲内陆的荒蛮,无论哪里,一座歌剧院都被视作文明的象征,为通常戏剧性的,有时又是悲剧性的,偶尔又是荒诞的故事提供了多彩的舞台,让这本书长出了鲜活而真实的羽翼。
在外国文学方面,由戴从容历经8年精译的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晚年巅峰之作《芬尼根的守灵夜》(第一卷)即将推出,该书被誉为20世纪人类文化的经典。全书以芬尼根的继承人、酒店老板伊厄威克的梦为线索,作品从傍晚开始,断断续续地表现伊厄威尔的梦境。书中暗喻《圣经》、莎士比亚、古代宗教、近代历史、都柏林地方志等,并大量借用外国词语甚至自造词汇,通过夸张的联想,喻示爱尔兰乃至全人类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