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从一九四〇年代蜚声上海文坛,到一九八〇年代“重返”中国文坛并大受关注,其间相隔了约四十余年。由此可见,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历经时光的冲刷和考验,不管遭受了怎样的冷落和埋没,终究会被文学史家所发掘,张爱玲的作品堪称文学史上的“沉香”。
2005年至今,张爱玲作品被发掘、出版、传播和研究是大小事情不断的七年:电影《色·戒》的拍摄和上映、颇受争议的长篇小说 《小团圆》终于刊行,长篇小说《易经》、《雷峰塔》英文版和中译本相继问世,集外文《天地人》、《炎樱衣谱》、《郁金香》和 《年画风格的〈太平春〉》陆续被发掘,遗稿《异乡记》和张爱玲与宋淇夫妇通信选《张爱玲私语录》整理出版,几乎每一部作品的面世,都会引起海内外读者和专家的热烈讨论。
这本《沉香谭屑》收入了学者陈子善先生从2004年以来所写的研究张爱玲的部分文字,有对新发掘的张爱玲集外文的考释,有对张爱玲译著版本的辨析,有对张爱玲不同时期生活和创作状况的爬梳,还有对张爱玲研究名文讹传的正误,补充和修正之前相关研究的观点等等。这些文章都是陈子善先生多年来一以贯之地探究有关张爱玲的真材实料,经过他的悉心整理、细致分析后的佳酿。
现在张爱玲的文学史地位早已确立,“张学”也已经蔚为大观,陈子善期待对张爱玲的作品有深入细致、鞭辟入里、有创见的分析和批评,就像对有成就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一样,希望对张爱玲的批评在文学的层面、在学术的范围内充分展开,有更深入的挖掘,有更重大的突破。
陈子善先生将这本《沉香谭屑》视作他“张学”研究的重新出发。年届九十高龄的北京大学教授、书法家吴小如先生题写了《沉香谭屑》书名,对张爱玲研究有兴趣的读者一定会理解其中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