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开始,我们的零售销售额都在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下降。”上海香港三联书店总经理鲁育才告诉记者,“虽然图书销售的利润率不能算低,但是人均销售额却远低于其他商品,这也导致了我们的利润一直不佳。”
“好在我们书店除了门市销售,还有进出口销售的业务,多少能补回来一些。”鲁育才说,“淮海路这个店,我们会坚持下去的。”
相比三联书店的苦苦支撑,曾有“远东第一大书店”之称的上海书城南东店,现状更是让人揪心。
位于南京东路的上海书城南东店最大时曾有三层营业场所,营业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而如今,它蜷缩在353广场5楼的一个偏僻角落,营业面积只剩下300平方米。在353广场的外面,根本找不到它的招牌,不少读者甚至以为南东店早已不复存在了。
南东店代负责人戴砚说:“和以前相比,客流量少了很多,生意自然也淡了不少。”
“根据我们和353广场业主的协议,我们这个店可以免租金和水电费,这也是我们能在这里坚持的原因。”戴砚告诉记者,“但是这个协议只有10年,如果要付租金和水电费,书店肯定没有办法生存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