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 谁更会“卖书”

    “书是我们一生的情人,关于实体书店的命运,应该成为我们温暖激扬坚韧的生命的亮色,而不应该是一个个无情无义的坏消息。有更多的书店的灯光,一座城市就有更多的阳光。保护、温暖、滋养它们,就是保护、温暖、滋养我们自己。”2月14日,当许多人在关注情人节的时候,一条微博在网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上海书城淮海店因经营连年亏损、网络书店冲击等原因而停业,引发了人们的深思:究竟谁更会“卖书”,网络书店还是实体书店?

    实体书店腹背受敌

  近年来,实体书店受到网络书店的冲击太大。一方面,读者的阅读习惯在改变,很多读者都在网上阅读和购买。面对网络书店“半价售书”、“0元售书”和“买100返200”的竞争,实体书店的消费者纷纷转向了网购。特别是在一些业内人士的眼中,现在网上书店打起折来完全不讲规则:明明是六折进价的书,竟以四折卖出去。各家网上书店互相竞争,你四折,我三九折,他三八折,然后再互相告状、互相扯皮。把整个图书市场都搞乱了。一些网上书店通过牺牲图书业,赚取大量客户的基本信息,以发展其他产业。

  其次,即便不少读者仍保留着逛实体书店的习惯,但是他们很少在实体书店购书。读者只是到书店看看自己需要或者满意的书,然后回家到网络书店下单。日前,一家网络书店在手机客户端推出“图书封面扫描”功能,手机用户只要用手机照相功能扫描出图书的封面,就可以在网上搜索到这本书。
  
  最美书店横空出世

  就当绝大多数的国人对于实体书店的前景不再看好之时,一家网站却评出了全球最美的20家书店,其权威性另当别论,不过其中的许多书店的环境都令人心旷神怡。这些成功的书店,都表现出实体书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可以是小区中心,也可以是值得浏览并探索的地方。

  这20家最美书店中,亚洲有四家书店入选,其中三家来自中国,分别是北京“蒲蒲兰绘本馆”(Poplar Kids Republic)、“老书虫书吧”(the Book Worm)和台北市东区的“好样本事”(VVG something)。日本东京代官山的茑屋书店亦在其列。蒲蒲兰绘本馆的设计者、日本著名室内装饰设计师迫庆一郎表示,“蒲蒲兰绘本馆”是书店,其实更像一个梦幻般的儿童游乐场,营造出一个充满童趣的梦幻世界。另一家获选的北京书店“老书虫书吧”,藏在北京三里屯南街,是北京最活跃的外文书店和图书馆。它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从一家初具规模的书店发展成现在拥有1.4万本藏书、8000多册英文小说及各类英文杂志的小型图书馆式的魅力书店。每周不同时间,“老书虫书吧”都会举行各类活动,猜谜、鸡尾酒会、古典乐欣赏等是每周定期的活动,还会邀请一些作家进行读者见面会或朗读会。除北京之外,“老书虫书吧”在苏州和成都开设了分部。
  
  学会“卖书”才能生存

  在这20家最美书店中,也有“百年老店”,位于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尔图的莱罗书店,开张于1881年,迄今已有近120年的历史。书店中央有一个漂亮的歌德式木制楼梯,一直通到楼顶。读者可以透过玻璃楼顶,360度仰望天空。楼梯四周书架上摆满了各种葡萄牙语、英语图书。雄伟壮观的艺术风格、精美的图书,令来到这里的读者、旅行者流连忘返。

  当网络书店越来越吸引读书人的目光时,消失的不仅仅是一些传统人文小书店,消失的其实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网络书店的优势固然明显,但与现实生活中大众的追求仍然有不少的差距。除购书之外,有文化追求的读者在书店这个有形的空间里还在延续着自由、独立和梦想,这是网络书店所无法满足的。

  这20家最美书店,无疑告诉我们会“卖书”,并不一定是看卖出书的多少,而是其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如果他能够承担起这个功能,自然而然地能够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否则,如果靠图书销售额去与网络书店竞争,实体书店只能是死路一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