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政治的破产——《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译后记

    德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反对希特勒四面出击,将战线拉得过长。他尖锐地指出:“我们的危险在于——赢得所有的战斗,输掉最后的决战。”一语成谶,能征善战的德军最后还是走上了这条不归路。一位美军指挥官说过:“我们没有输过任何一次战斗。但美国还是输了越战。”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时曾言:“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太史公认为项羽至死不悟,岂不谬哉!“夫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孙膑兵法·见威王》)“是以数胜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吴子兵法·图国》)自古到今,这是穷兵黩武者的必然下场,凡事总想赢,也总能赢的人,最终往往会彻底输掉。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败军之将的反思值得人们深思。
    “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军事大师克劳塞维茨的名言我们耳熟能详,在当年德国也不无市场,但真理过头便成谬误,正如德将克莱斯特所言:“这一格言,它揭示政治因素比军事因素更为重要。德国错就错在以为军事上的成功可以解决政治问题。在纳粹的统治下,我们把克劳塞维茨的名言颠倒了过来,竟把和平视为战争的继续。”德国国防军先驱泽克特将军的话更为发人深省,他曾以先知般的口吻告诫世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已经成为众人皆知的格言,这是很危险的,同样可以言之有理的是:‘战争是政治的破产’。”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更是失败的政治。政治的目的本应是为人类谋求最大的幸福,但动物聚在一起免不了撕咬,地球在日益变小,人类的自我折腾却总是越闹越大。从国际关系到人际关系,“我对你错”的论争往往会恶化为“我对你死”的“战争”。“矛盾”不论敌我内外,无非是兵器的冲撞,从“我对你错”到“我对你死”,讲得革命一点叫“阶级斗争”,说得学术一点叫“生存竞争”,归根到底离不开一个“争”字。与天奋斗,与人奋斗,人类“生存竞争”的最终结果会不会是“无处生存”?二战已经成为历史,但历史的阴影至今挥之不去,战争的幽灵时隐时现,“山的那一边”和“山的这一边”都是血肉之躯,都有父母儿女,普天之下,何处不是人类故乡,春秋无义战,当代有吗?
    战争是政治的破产。

                                                 2011年6月于沪杭高铁下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