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三大块内容,谈论几个德军明星将领、论希特勒的崛起和装甲部队的发展,依照时间秩序评论各大战役和战场。其中,第二部分的内容很轻。整体感觉因为涉及范围宽广而显得不算深刻。读毕此书,众口杂音,感觉错误的、片面的信息也存在一些,但哈特能与这些被俘者交谈、研究学术,让人无比羡慕。彼此很有技术性地聊军事上得失,文明对待被俘者,被俘者畅所欲言,无需唾面自干,无需按照一个固定僵化的思维模式将自己贬得一钱不值、将失败看成因为违背时代和公理而显得理所当然。我能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盛况,如果半个世纪里,中国一直派人去日本采访当年的士兵和军官,去翻译日本人写的海量的二战研究、回忆录、战时资料。所以,人家的战史研究远远比我们做得扎实,看国内的抗战史研究,学术圈内完全是一个自说自话的思考方式,出版界是抄袭者和胡吹者为主,这样的惯性延续了多年。相反,在民间散落着一些因为兴趣爱好而去研究并颇有成就的个体和小群体,民间军刊的文章质量远远超过体制内的“三知”(杂志《舰船知识》、《兵器知识》、《航空知识》)。但无论民间怎么努力,当国家对某领域研究的态度暧昧不明之时,遮蔽重重,民间的自发研究者们可以获得的资料毕竟是有限的,买资料是一项烧钱的事,研究者们也要为了养家糊口而忙于工作,而可以争取到国家大笔专项资金、研究时间充裕的专职研究者们,都浪费了一切。当一个国家在某领域引入出版的译著数量有限、质量低劣时,我们离外界的正常研究水平便有极大的落差。此书的翻译出版,在开拓战史研究的眼光上是最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