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消费者来说,在实体店里选好要买的书,然后在网上购买,再平常不过了。或许消费者会感到一丝愧疚,实体店花钱租了店面,雇了工作人员,把书架整理得井井有条,人们找书很方便。但当消费者发现在网上价格便宜20%,并有人送货上门时,他们还是会“自私”地在网上下订单。
网店大量销售低价图书,实体书店就必须跟进降价。这直接导致作为最终供货商的出版社利润受到侵蚀。网上书店成为传统出版社的心头痛。奈何,电子商务乃大势所趋,靠打官司、给网上经销者冠以“倾销”的莫须有罪名来抬高网上书籍的价格,是行不通的。
抄出版商的后路
出版商能和经销商(实体书店也好,网上书店也罢)叫板的筹码就是,他们手里握有作者资源。作者与作品之间,出版商是无法逾越的中间环节。
今年1月,全球著名出版商之一、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与亚马逊就电子书价格纠纷进行了谈判,最终双方未能达成一致。麦克米伦认为新书与畅销书的电子版定价应在14.99美元,而亚马逊坚持9.99美元。
谈判破裂后,亚马逊在其网站撤掉了麦克米伦所有的印刷版与电子版图书。但是一周之后亚马逊便作出了让步,并承诺将引入代理模式,给予麦克米伦公司70%的销售分成。亚马逊称,尽管麦克米伦电子书的定价比较高,但是该公司拥有独家授权,亚马逊只好委曲求全。
吃了这次亏后,亚马逊打起了小算盘。亚马逊近来出版了两本新书,公布了出版一些畅销作家作品的计划,还聘请了一位出版业的知名高管在纽约成立了办事处。
亚马逊的举动让传统出版商非常不安。纽约经纪人史蒂文·艾克索洛德说:“亚马逊的举动,挑战着传统出版业的底线。”
他们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投资公司McAdams Wright Ragen的分析师丹·格曼表示:“亚马逊在图书、网络和电子书阅读器领域一直表现得十分强势。”目前,亚马逊已经成功地与一些作者签约,直接代理他们作品的出版和销售工作。或许,亚马逊梦想中的“内容平台+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内容销售”的阅读帝国正在逐步成型。
京东商城走的路似乎也类似,虽然它并没有像亚马逊一样,已经拥有软硬结合的组合拳,但5月17日24家出版社联合声讨京东商城后,刘强东在微博上回应:“我今生最恨的词就是‘封杀’!请图书部门同事把这些出版社记下来,他们的图书永远是4折!”
6月1日,京东商城开放“作者版税补贴”入口,将销售额的3%直接补贴给作者,依着刘强东的性子,这并不显得突兀。
根据京东商城的描述,每个季度末,他们对作者的结算账户进行销售统计,以完成订单15天内无退换货记录的有效订单为准。京东商城会向该作者提供销售册数数据和销售总金额,并在下个季度前20个工作日内汇给作者。
京东商城提的要求是作者对自己的销售数据保密,不得泄露给第三方,否则将停止补贴计划。
网友的评论是:某东(诸多网上论坛对京东商城的称呼)这是想进军出版业吧?
京东商城现在不差钱,它这么做能绕过传统出版商直接获得作者的信息,以后合作自然是近水楼台。而且,真金白银象征着诚意,作者很难不被打动,毕竟之前作者和出版商之间的利益纠葛很伤作者的心。
亚马逊和京东商城的意图不言自明,传统出版商已手忙脚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