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西安古城墙与镇江宋元粮仓遗址被开发性破坏等事件,全国政协委员张廷皓还特别提出,各级政府不能将历史文化遗产等作为资产去经营。各级政府应该根据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去做好规划,依法办事,发展产业的同时要保护好文化遗产。
不过,文化部副部长记欧阳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已明确表态,“新中国第一个文化专项规划今年5月将出台。这个专项规划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二是文化产业发展规范。”
任重道远: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共同关注
文化产业今后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转变方式上会发挥独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国家的要求还有差距,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指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有利于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还不完整,需加强完善;2、对龙头性、示范性的产业项目缺乏布局、规划与投入;3、文化产业的示范园区、基地的建设相对落后,发展分散、趋同化;4、文化产业企业规模还偏小,企业的研发、营销、品牌创立能力偏弱。
对此,欧阳坚提出:未来将完善配套政策;打造一批文化产业龙头示范大项目;建设好产业园区、基地;实现文化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培育相当规模的、有强研发能力的骨干品牌企业,通过他们整合资源,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创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文化品牌,同国外企业竞争。未来文化企业将通过市场的力量去兼并重组,走规模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在地区上形成比较化优势。
王兴东委员提出,要作强文化产业,必须以创意为王,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评估,像《哈里波特》一样形成产业链去开发、经营;于炼委员认为,必须提高质量和效益、创立品牌、推出好的文化产品、才能做大做强文化。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认为,文化产业需要得到其它产业、金融、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才能发展好;同时,它又发挥“核心”的作用,以其自身的发展推动、提升其它产业的发展,这样才能称得上是支柱性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