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本吉本芭娜娜的《阿根廷婆婆》,最初的感觉就像在读一本成人的童话。只是,越往下读,那种哀怨的,柔美的,暧昧的,甚至诡异的感觉就越是在空气中弥漫和流淌开来——甜美之中似乎遍布着阴影。
这是一个情节极简的故事:光子的母亲去世后,深爱母亲的父亲居然消失了。半年后,光子在一个被叫做“阿根廷婆婆”的怪女人那里,发现了正在为母亲雕刻海豚墓碑的父亲。光子从诧异父亲怎么会爱上这样的怪女人,到渐渐被“阿根廷婆婆”热情的拥抱、特有的魅力和自成一家的道理所感染,重新找回了生命的真谛。只是,情节虽简,却有着种荒诞却直慑内心的魅力。
父亲并非是遗忘了母亲,才会立即地爱上“阿根廷婆婆”,他如此用心地雕刻母亲的墓碑,但竟用了卡通海豚作为墓碑的造型;“阿根廷婆婆”的外表和住所如此的肮脏,却居然有种难以言表的魅力;而光子竟然从一开始就不觉得自己跟这个潜在的“继母”有什么隔阂……这一切看来荒谬古怪的事情,在芭娜娜的笔下,淡淡道来,只觉得逼仄到人的内心,倒显得如此顺理成章起来——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本来,人的内心掩藏着许多个自我,一些自我因为某些情境而表现,另一些则被长久隐埋。
父亲在母亲死后一反常态的种种行径,其实是在重新审视自己的第二人生——原先的人生,看来是完美的,却过于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转,以至常常为着“应该”做的事情而奔忙。“阿根廷婆婆”,让父亲体验到的,是一种常态之外的美丽,在与阿根廷婆婆的相处中,父亲遇到的是另一个自己,或许这才是真实的自己,释放了往日的种种压抑。人生的某个齿轮如果错位,命运就会改写,于是光子也在默默地想:也许际遇不同,父亲现在会在巴黎或是其他什么地方,跟阿根廷婆婆这样的女人过着现在这样的生活吧。
只是,人生就是张草稿,也永远只能是场彩排。没有如果,也没有重来。如果父亲一开始就跟阿根廷婆婆在一起,他是否又会觉得遗憾呢?如父亲所说的:“真正美丽的女人,人们总是记不住她们的模样。”
德国著名作家黑塞他的《荒原狼》里写道,人性就像是洋葱,可以一层一层地剥离。而吉本芭娜娜,借着光子父亲的口写道:“宇宙不是平面的,也没有时间,是一层一层的好多层……不过,它的每一部分都是和其他部分相通的,在最最深处的空间,是无穷无尽重叠在一起的。”这是多么同构性的体悟,尽管分别是针对人性和时间而发,但这二者本然就是相连的吧。只是,芭娜娜的小说,终究带着浓厚的日本文学的气息——幽怨的气息渗到骨子里,让人感觉被笼罩在阴影中,这阴影却又那样温柔而甜美,有着最纯真的心灵寄托,将人无声地陷落,而后惊觉,原来真实的自己可以是这样的。
除了文字,这本书让我惊讶之处还在于它的插图。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的画如此传神地刻画出这样一个看似乖背却真实纯净的世界,让我一时竟无法判断,是奈良为芭娜娜的文字做配图,还是芭娜娜在为奈良的画做诠释。芭娜娜曾经形容奈良美智的画是:“因沉痛与孤独而异常冰冷的世界,但内心绝不是恶的。而我宁可在这样的世界中长居。”确实,除了比亚兹莱为王尔德的作品所做的插画,已经很难可以找到文与图如此相得益彰的结合了。
芭娜娜被称为是现代文坛“疗伤系”的一方天后。只是她疗伤的方式如此的温柔而奇幻,却又无孔不入,沉入心间。她的小说,常常以最悲惨绝望的境遇开头,却用最宽广的大海收尾。或许这才是现代人面对一切伤痛所需学习的疗伤化解之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