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口水小说”乎?

    先看一组数据,《恋空》在日本卖了近300万册,姊妹篇《君空》也卖出了将近150万册,装神秘的作者美嘉因此发了一大笔横财。这样庞大的数据只能证明一点:小说很好看,很多人在买,运作很成功。但从文学方面而言,实在新意寥寥,乏善可陈,可读者喜欢。于是我把这类没什么文学性但读者买账的小说,定位为:好看的口水小说,并用作了标题。“好看”一词,是客观的赞扬,“口水”二字,也是客观的评价。
  
  “口水”一词是委婉的说法,大意指人民群众喜欢但没有多少正经意义的玩意,如“口水歌”“口水鸡”等。一本好看的“口水小说”,这个标题很纠结。事实上,追求好看,崇尚销售数量早已是公开的法则。在讲究发展效应的今天,要求出版商关注文学价值,简直比要求包工头重视建筑质量还难!一旦价值和销量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哪一样会被牺牲掉,是价值?还是市场?很显然,这很容易回答,当然是市场。何况所谓价值,本来就是见仁见智见鬼的问题。我没少见这样的书,或者刻薄一点说,有很大一部分书是这样的!
  
  手机小说《君空》就是这样一本好看的口水小说,借着《恋空》的火爆之势,以姊妹篇形式燃烧。所谓好看,小说本身凸显了数字时代,尤其是手机网络化环境下的诸多文本特点,比如节奏快速,句子简单,故事通俗,感觉煽情吸引人等,这是时代的特点,也是手机阅读的特性,你别指望用手机看小说的家伙,还能够从容欣赏优美冗长的描述,或者高深的人生哲理。所以说,用电脑是写不出张爱玲那样的小说的。所谓口水,上面也说了,艺术没有创新,情节还很庸俗很煽情很琼瑶很“心好痛好痛”。
  
  先好好说说为什么“好看”吧!手机小说一个大特点,就是自传自叙式的写作风格,就是把自己遭遇的爱恨情仇等故事讲述出来,这一点非常像如今各个报纸的“情感口述”栏目,情感缠绵悱恻,情节设置跌宕起伏。《君空》是《恋空》姊妹篇,换了一个叙事角度,从“弘”的视角来叙事他和美嘉伤痕累累的爱情。弘得了癌症,美嘉被别人亲吻了,两个人又似乎心心相惜,美嘉如何眼睁睁看着弘离开人世。一句话,一切流行的元素都具备了,更关键的是,自传色彩增加了小说的真实度,这要了读者的命,凡事一当真,还能不投入么,能不感动么?这就不难理解网上读者狂喊“好感动啊”!
  
  再说说怎么“口水”法。如果说《恋空》叙述美嘉从被强暴的遭遇中如何走出来,格调积极温暖,也表现出了追求纯真亲情、爱情、友情的话,那《君空》则完完全全陷入了叙述早熟恋人间斑驳陆离故事的窠臼,质地并没有因为叙述了死亡就变得重了起来,相反更轻。另外,作者在刻画人物的功力表现相当一般,两个概念般的人,一段虚幻缥缈的感情。如果不计较,感动是有可能的,但如果要计较起来,犹如一件看似华丽的长衫落满了灰尘!或许有人会说,这可是作者真实的故事!那令人敬佩的是,作者将一件真事生生写得让人半信半疑,也是一种本事!
  
  还是说点小说之外的事情吧!看看手机小说在日本的受欢迎度,不仅感叹小日本的文化影响力果然了得,动漫、电影、小说一股脑儿得输出到中国。也感叹日本数字化步伐之快,3G早就风行,手机已成为一种文学产业终端,从发布到阅读,首尾兼顾。可惜的是,我国手机上网吭哧吭哧慢得挑战人的忍耐性,用手机写小说,再通过手机在手机网发布,然后又利用手机传播、分享阅读,可能性比较小。要是姗姗来迟的3G业务迅速推广,手机上网比电脑还快,说不准我们国家也会出现一批好看的手机小说,至于是不是好看的“口水小说”,当拭目以待啊!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