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文学生态下,期刊何为?

    车槿山谈到自己阅读文学期刊的感受:很多时候,拿起两本文学期刊,无法从内容和风格上有所区分,这说明绝大多数刊物没有准确的定位。纸质杂志还是要坚持自己的精英标准,这不仅是作品质量标准,而且也是文学趣味标准。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目前有不少以地域定位的文学杂志,在全球化态势下,还有多少特殊性?“文学期刊回到文学本身之后,需要一个够稳定的核心读者群,而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是否有效地建立起这样的读者群?”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注意到这样的问题,她说,这个读者群应该是能够互动的、年轻的,新陈代谢机制健全的,可以在纯文学领域上生长的核心读者群。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在文学场中更多的是国家意识形态与纯文学的较量,今天需要较量的最大对象是资本。资本在网络文学的模式化、类型化中成为一个新的巨大的力量,能够与资本对抗的是谁?反而不一定是文学而是政策。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期刊要与资本对抗,要获得新的文化定位,必须依靠国家新的意识形态建构和文化政策。如果讲未来的话,也就是文学期刊如何在这种变换格局中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建立自己的核心读者群,实现自己的文化功能。”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