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如何看待上海在现在中国流行音乐界的地位?
金:上海30、40年代是辉煌时期,解放后也诞生了不少的歌手。现在看来,上海想要再次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中心,恐怕还要个二十年,因为上海人太上海了。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不是上海人的上海,是完全的移民文化,就像现在的北京,谁是北京人?谁牛谁是北京人。这是个宽容的时代,只要你有个性,就会受欢迎。就好像上海的周立波,他说“你吃大蒜我喝咖啡”,就会有人喜欢,但问题是你能不能做出有上海自己特点的咖啡文化,这就是关键。
音乐是件让人疯狂的事
以往报道选秀比赛,看到选手亦或粉丝们的种种疯狂举动,往往会觉得太过火。不就是唱个歌吗,至于这样?不过昨天,当我看到金钟奖的舞台上,选手们同样为了晋级拼命厮杀,我开始明白有人说的,音乐是件让人疯狂的事。
与一些人相比,这些选手无疑是幸福的。 “我不知道除了唱歌,我还能做什么”,这种别无选择的决绝姿态,让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仿佛喝了好几瓶红牛。他们可以整晚不眠不休地唱歌创作,可以一站接着一站地参加比赛,问他们累不累,回答统统都是:干自己喜欢的事,怎么会累呢?
当你年轻并拥有时间的时候,为什么不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努力拼搏呢?一位选手告诉我, “我的状态就是在逐梦”。我世故地问她, “如果逐不到怎么办”,她似乎根本没考虑过失败,“我相信坚持就会有获得。”说真的,我不尽然认同她的话,却为她说话时眼神中的光芒所吸引,于是我说,“好吧,梦终归会有被你赶上的那一天。”
无论人是怎样地在人世间活着,能找到一件能让自己为之疯狂的事情,生命也许就真的不会寂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