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 唱片公司只有放弃版权才能海阔天空

    记者:在你看来,百度会如何应对?

  洪波:百度仍然会强调,它并不提供那些侵权材料,它只是一个搜索引擎,那些侵权材料原本就存在于互联网上,百度只是通过自己的搜索技术,对他们进行了索引、排序,这个过程无法对海量的被索引内容的合法性进行判断。不过我想,诉讼双方打这场官司,不是为了把关系打僵,也不是为了彻底打死谁,最终双方会坐到谈判桌前,谈一个可以被双方接受的价码,然后开始合作。百度少不了会跟唱片公司进行私下的沟通,甚至进行必要的让步。毕竟,这是个数字化的时代,百度有数字化技术和用户,唱片公司有数字化内容,合作才符合它们双方的最大利益。

  记者:如果百度败诉,对百度和搜索界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洪波:如果百度败诉,对百度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利影响,首先是品牌和声誉上的影响。其次是用户搜索体验上的影响,可能确实会有相当数量的音乐内容检索不到或无法直接下载,那些更小的音乐搜索服务商和音乐网站可能会因此得利。

  记者:百度停止提供MP3搜索会给百度、互联网以及用户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洪波:我认为百度不可能停掉MP3搜索,尽管MP3搜索让百度一直背负着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压力。现实是,86.6%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成为包括百度在内的免费音乐下载服务的实际受益者,我想这是这些服务存在的首要前提。即使这些免费服务将来全都不存在了,绝大部分用户也不可能花钱去买一张正版CD。唱片公司必须明白这一点,他们可以干掉百度MP3,但他们同时也干掉了他们自己的消费者,却几乎不可能增加他们的收入。

  记者:在你看来,影视、音乐类版权作品如何与数字化结合才能最终避免类似版权事件的发生?

  洪波:时代变了。在过去,唱片公司通过打击盗版CD,可以增加正版CD的销量。但在数字化时代,音乐通过互联网传播,在PC、iPod、手机和其他MP3播放设备中存储、播放,原来可以保护唱片公司的物理介质(磁带、CD等)已经不复存在,一切数字化的存在,都可以被无限次地复制和传播。唱片公司每一次挥舞法律大棒,表面上是针对服务商,实际都是针对它们自己的消费者,唱片公司和它们的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剑拔弩张。谁错了?我坚信,错的永远都不会是消费者。唱片公司过去曾经生产快乐,现在它们只生产愤怒和怨恨。陈旧的知识产权体系正在把数字化内容的消费者异化成贼,异化成敌人,在这种情况下,赢了官司却失去未来。当越来越多的艺人开始抛开唱片公司,将自己的作品放到网上,唱片公司如果不能跟上时代,转变观念,它们终将被消费者抛弃。

  互联网的发展太快,让很多传统的既得利益者还无法从容应对。版权正在死去,但唱片公司仍指望垂死的版权可以保护他们过去的好时光,所以他们就很难顺应时代,改变自己。消费者需要的是快乐,而非专辑。如果唱片公司只会制造专辑,不会生产快乐,版权就只能为他们准备一个精致的墓穴。

  中国最有可能率先建立新的数字娱乐产业链,因为严厉的版权体系还未来得及成为这个市场的主体,数字娱乐就野火春风一般地发展起来了。娱乐从业者应该认真研究盛大等网络游戏公司成功的原因,应该认真研究粉丝如何成了一股势力,应该还娱乐为娱乐,而不是一堆精美包装的版权垃圾。躺在版权上看世界,满眼都是盗版。放弃版权,海阔天空。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