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民阅读活动情况调查报告出炉

    随着“4·23”世界读书日的临近,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2008年全民阅读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读书活动的范围和声势比上一年又有很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属于本地区的读书活动,约有400多个城市自发开展了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在一些城市,读书节成为盛大的节日,读书游园会、晒书大会、图书漂流、新市民书屋、机关读书会、诵读经典活动等一些创新性读书活动在各地涌现并受到读者热烈追捧。 

    2008年是政府倡导全民阅读的第三个年头。为了营造阅读氛围,促进国民阅读,2007年年底,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出《关于认真开展2008年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将2008年全民阅读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三大主题:第一阶段是在春节期间,主题是带一本好书回家;第二阶段是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主题是奥运;第三阶段是在国庆节前后,主题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调查报告指出,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安排,增强了全民阅读活动的指导性和影响力,使2008年的全民阅读活动呈现出七大特征: 

    一、各地读书活动主题明确,围绕中心工作、紧扣年度重大事件开展活动,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二、一些地方的读书活动已经成为由省、市党委和政府牵头的重点文化工程,将全民阅读引向深入,形成了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三、一些地方的读书活动已成为这些城市的文化品牌,成为实现国民文化权利的有效载体。四、活动形式富于创新,贴近群众,深入基层,讲求实效,真正体现出全民阅读的特点。五、读书活动辐射面广,捐赠助读、图书援助服务等活动向特殊群体延伸,使读书活动成为惠及人民群众的一道文化风景线。六、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使全民阅读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七、快乐阅读理念日益成为社会风尚,尤其在儿童阅读推广上,更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