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后记反复写了改,又改了写,中间持续了有四五个月的时间。不断的改写不是因为纯粹的对文字的不满。而是因为恰巧中间经历了来美后的第二次金融风暴,较之第一次更猛烈,影响面更广。而自己,对经济,对股市,对人性,对情感的态度,在经历了如此多的反复后,似乎又注入了新的感受。来美十年,经历了21世纪初的高科技泡沫,而此时,又正在经历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所有这一切,尽管起因和形式似乎有所不同,但最根源的却是由于人性中的贪婪、自私以及过分的自信。人性上的东西是最无奈的,但却是我们无论如何最需要面对的。
《玩偶》讲述的是21世纪初的那场高科技泡沫下的金融危机,在那个大背景下,人类最原始的贪婪欲望和不断放大的自信偏执相互交织,演绎出一个悲凉的泡沫故事。经济,股市,事业,情感,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一种最终会蒸发的海市蜃楼,而人自己,不过是天地间一个被自身顽劣的人性所操纵的玩偶。
世界上万物都是相对的,即便是真理,都是有局限性相对的真理,而人却更多地把主观获得的经验当成绝对的真理,把自己的估计和想象当成真实发生的事情,并因此形成一个个偏执的死结,深陷其中,并在各种自私贪婪功利的驱使下,犯着一次又一次的错误。子祺偏执地认为她的母亲就是被父亲害死,也偏执地认定康南在情感上的背叛,而康南在股市上一贯冷静理性,却终于也抗不过人性深层的那种偏执,在为了救小北而急功近利的心态下,放大了那些被证明过几次的所谓的“规律”经验,把自己的主观判断强加进了股市中,最后导致了惨败。而周倩也因为完全走不出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和心结最终离开了康南。康北更是一个自大的偏执狂,最终导致感性炒股,轻信他人,落入陷阱。人们不停地在犯错,并且在不停地用另一个错误来补救上一个错误,在一种偏执的人性下循环。
股市和人生都如同一场心理战,其实更多的是一个跟自己搏弈的心理过程,就像很多人说过,所谓的经济学,不过是一种另类的心理学,而我的小说中也反复强调:股市,其实不过就是“人市”。写这篇小说的目的也正是借助一种残酷的自省让大家思考和正视自身的种种顽劣,可以清楚地知道生命中什么是值得珍惜的,什么是应该放弃的。当我们大叫命运对我们不公的时候,我们是否真正看清了自己?你操纵了谁?你曾经以为是全世界!谁又操纵了你?其实正是你自己!当很多事情变得无法避免的时候,我们应该以如何的心态去冷静自己和宽容别人,并对这个世界加在我们身上的那种我们所以为的痛苦释然?没有正确的心态,我们的今天就会永远活在昨天犯下的错误里。
文章最后,我用了《金刚经》里的四句偈作为一种对世事态度的向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里,特别感谢我的一位做投资顾问的朋友Zack. Wang先生,他在全书创作过程中给予我在金融领域里的技术咨询,使得此文能顺利完成。也感谢所有关心和喜爱我作品的朋友长久的厚爱!
柴火棍 2008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