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人新春音乐盛典,风景这边独好

  现在过春节,老百姓习惯坐在家中,一面吃着团圆饭,一边打开电视机收看热热闹闹的电视晚会,祥和中洋溢着一份阖家欢庆的喜悦气氛。然而当观众打开电视机的时候,却不免发现,几十个频道中,台与台之间的“春晚”歌舞雷同、风格相近的场面又会让你心生厌倦,因此怎样使一台晚会既好听,又好看,既新颖,又脱俗,几乎让电视编导们煞费了苦心。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里,综观众多电视台播出的文艺晚会,笔者以为除央视“春晚”外,凤凰卫视的《龙凤呈祥─全球华人新春音乐盛典2009》可谓是颇有意蕴。这台晚会汇聚了近年来活跃于国际乐坛、享有极高声望的华人音乐家余隆、姜克美、宋祖英、廖昌永、薛伟、王羽佳等,还有在国内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涌现出的原生态民歌演唱优秀人才高保利、阿斯根,以及京剧界当红老旦袁慧琴。可谓名家荟萃,精彩纷呈。不仅形式多样,而且主题明确,适宜于全球华人不同审美需求的欣赏取向。

  为什么说这台音乐会颇有意蕴?首先在形式上该台晚会摒除俗套,非常简约,只选用音乐单一体裁,免除歌舞和小品。二是中外精品音乐汇聚一堂,题材丰富多样。三是回避常规音乐会没有报幕,过于严肃的模式,以观众非常熟悉的电视主持人串场,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语言调侃的优势和观众互动,让听众在轻松欢快的心境中,欣赏旋律优美的经典音乐。四是大屏幕背景的灵活运用——既采取幽默小短片的形式活跃了现场,又以祖国山河为背景强化了音乐的意境,使观众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获得完美的结合。五是演员出场形式多样,以不同的方位入场,甚至是从观众中走出来的环节设计,无疑使得舞台上下缩小了距离。而充分运用国家大剧院先进的舞台设备,合唱团、军乐团站在升降台上从地下缓缓升起,又使得舞美呈现出多元的立体层次感,尤为壮观。第六是小演员节目间隙在观众席中跑场以及每位观众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事先赠送的红丝巾等,都使得现场高潮迭起,情绪张弛环环相扣。这台音乐会通过凤凰卫视的中文台、美洲台、欧洲台及网络媒体面向全球进行同步转播,使身居世界各地的华人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欣赏到来自祖国的顶尖级艺术家们对中华经典音乐作品的精湛诠释,可以说成为了凤凰卫视农历岁末喜迎新春时的一道独特音乐风景线。

  既然这是一台音乐晚会,那么抛开所有的外在形式,曲目的选择应该才是最核心的主题。此次音乐会的曲目乍看设计有些花哨,但仔细琢磨,其中还很有点味道。这些曲目既有传统作品,也有新型创作。不同的样式,不同的色彩,正符合全球华人广博受众群体的娱乐需要。晚会的曲目在器乐方面,有中国古典传统作品《夜深沉》(京胡与乐队),中国20世纪经典作品《春节序曲》《黄河》(钢琴协奏曲)《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小提琴与乐队),也有近年来活跃于国内外乐坛的中青年作曲家的新作,如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欢歌笑语奔向新生活的《御风万里》和回忆建国以来被世人广为传唱的经典歌曲的优美旋律汇编的集成曲《我们曾经唱过》等,这些不同时期的作品既符合了时代发展的精神,也表现出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文风貌。而声乐方面则选取了四种不同的艺术表现:美声,民歌,原生态和戏曲。原生态民歌手高保利、阿斯根演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桃花红杏花香》《青藏高原》,嗓音高亢、嘹亮、悠远,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带给人纯朴、自然、酣畅的粗犷美感。美声歌唱家廖昌永演唱的《斗牛士之歌》《多情的土地》,丰厚圆润、两首作品一中一西,不同的风情,不同的意境,带给观众美的享受。宋祖英的民歌《梅花引》《我的祖国》,嗓音甜美,歌声撩人,既委婉柔媚,又大气磅礴,令人心旷神怡。而袁慧琴的《杨门女将》更是一展巾帼风姿,味道醇厚,虽苍凉炯劲,却意蕴悠长……这台晚会的曲目,无论是器乐演奏,还是不同方式的歌唱,所有形态的汇聚,最真实地体现了一种和谐与包容的内涵,而在经历了2008太多悲欢离合的中华子民,更会从这些音乐中体会到一种自强不息与团结奋进的凝聚向心力……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