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志文集》出版座谈会在沪举行

    邓伟志先生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早期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室、中共中央华东局政治研究室,《自然辩证法》杂志社、《红旗》杂志社等工作,并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的创办人之一。他是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全国年鉴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员等。现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全国政协常委。邓伟志先生著述颇丰,风格多样,不少作品荣获国家级一等奖,中国图书奖。发表的杂文、论文等曾获林放杂文奖,人民日报金台奖。他的不少文章曾在报刊上引起争论。1983年他提出“妇女学”,为国人中的第一位。1986年在《社会科学》发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多样化问题》后,在学界展开讨论达一年余。由此可见,邓伟志先生的学术地位令人瞩目。

    六卷之巨的《邓伟志文集》 收入了邓伟志先生从1956年到2008年五十多年来发表的近九百篇文章。这五十多年,邓伟志先生“晨起鸟啼前,夜卧人静后”,笔耕不辍,积累文字有近千万字之多。邓伟志先生杂文的犀利、论文的严谨、调研报告的认真、散文诗歌的优美、忆旧文章的真实,在两百多万字的《文集》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文集》不仅是对他五十多年来文坛辛勤耕耘的粗略梳理,也是他走过的七十年人生的一个总结。    

    这五十多年,是我国思想战线、文化建设经历多变、起伏、发展的时期,这些在作为“笔杆子”的邓伟志的文章中都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有些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写就的文章,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行文风格;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邓伟志先生提出了不少富有创新的观点,提出过一些当时尚无人提出的论点,如“社区建设的若干问题”,“政治资源的配置问题”,“家庭的淡化问题”等,均在当时的报纸杂志上引起了许多争论;有些开辟的栏目、文章给予读者不少的启发,发人深省,如“中国的学派为什么这么少”, “淡化'当官心理'”等;有些政论讽刺时弊,让我们在会心的笑声中思考改变的努力。他踏着时代发展的每一步节拍,讴歌真善美,提倡社会公德,促进人的思想的进步、发展与深化。

    邓伟志先生身兼科学协会委员、作家协会理事、上海社联常委等身份,加之他的思维敏捷、笔锋犀利,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他具有“思想界的男子汉”的美誉。《文集》的出版,充分展现了这位“思想界的男子汉”不懈的学术追求与出众的人格魅力。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