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作家长大成熟

    十年了,当年的青春少年如今已经长大。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之间的对话实在乏味,尽管私底下的风言风语不断,但在活动现场,他们面带微笑相互恭维……相互都很熟悉的韩寒和郭敬明都表示,彼此“第一次见到真人”。 

    韩寒说郭敬明的作品“总体还不错”;郭敬明则认为韩寒的作品“都很出色”;张悦然坦言“更喜欢看韩寒的博客”。说到让他们成名的“新概念”,韩寒觉得“这个比赛就像中学生作文竞赛”。郭敬明承认自己当年两次参赛是因为“参加‘新概念’有保送大学的可能”,能够“让人看到你的才华”。 

    张悦然则感慨说,“新概念”的获奖让她可以理直气壮地写作了。原本教大学语文的父亲坚决反对她搞文学创作,因此她后来进入山东大学读了计算机系。“‘新概念’带给我这么多读者,是他们的回应和支持使我重新走到写作的道路上来,成为一个专业作家。” 

    而更多的人没有韩寒、郭敬明、张悦然那样名利双收。同样是“新概念”得主,小饭、胡坚、苏德、周嘉宁等人还在坚持写作,但是他们的路却是孤寂的,作品发表和出版虽然不成问题,可发行量却一直上不去。 

    更多人已经远离了文学。同样是“新概念”的一等奖得主,艾路读的是清华大学水利系;李一粟读的是法律系,现在在北大攻读法律研究生;同时也是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一等奖得主的任良,最后选择了南京大学化学系;省级数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郭允,在连续两年获得“新概念”一等奖后读了哲学系;此外,还有学物理的,从军的,等等,不一而足…… 

    《萌芽》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并不为自己放弃文学而后悔。 赵长天并不失望:“毕竟,文学是一条寂寞、漫长的道路,文学跟人有关,未必跟职业有关。我在意的是,文学能否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希望‘新概念’还能有下一个十年。‘80后’十年后能更成熟。”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