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独立运动领袖甘地遇刺(1948年1月30日)

    1948年1月30日,79岁高龄的印度人民独立的精神领袖甘地还在为平息宗教冲突而奔波,在赴祷告场途中,被一名印度极端分子杀害。甘地的遇害震惊了这个刚刚独立的国家。(图为甘地在摇纺车以自省)
  甘地1869年10月2日生于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岛的波尔班土邦,他从小就熟读印度教经典。1893年4月,甘地为处理一起债务纠纷来到南非,在那里参加了当地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在南非的21年中,他把印度教毗湿奴派的仁爱、素食、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并受梭伦、托尔斯泰、鲁斯金著作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一整套非暴力主义的理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领导在南非的印度侨民展开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黑色法案”和《亚洲人登记条例》的斗争,其间,他曾三次被捕入狱,但最终迫使官方作出了让步,非暴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1947年8月15日,在印度联邦宣布成立之际,制宪会议特意向被称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的甘地致以崇高的敬意。可是此刻,这位伟人却因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自己未能使印度人团结起来而自责,在加尔各答绝食一天,并从早到晚在手摇纺车上纺纱,当时他已78岁。距此5个多月之后,这位老人遇刺身亡,他的尸体按印度传统方式进行了火化。

主打推荐    《印度圣雄-甘地》,刘雨宁/编著,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出版。
    《殖民地印度综论》,闵光沛/主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出版。
    《印度独立后政治经济发展史》,(美)弗兰克尔/著;孙培钧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印度近现代史》,林承节/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当代印度》,雷启淮/主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深入读本    《印度史:从莫卧儿帝国到印度独立》,李文业/著,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孙士海/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印度的智慧:出世入世浑然一体》,林太/著,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出版。
    《当代印度宗教研究》,吴永年,季平/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独立以来的印度经济》,殷永林/著,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延伸读本    《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邱永辉/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古印度神话故事》,唐孟生、晏琼英/编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走进古印度文明》,易宁/著,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出版。
    《中国印度文学比较》,郁龙余/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印度文化神秘之谜》,杨学祥/著,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4年出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