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在新股——铑钿新股实战攻略》前言

    多年来,我常关注股海风波,还读过几本炒股的著作,听过几回“民间股神”的讲座。挡不住股市神话的诱惑,也曾投身股海淘金。可惜,如同多数股民一样,输多赢少。所以,我不免感叹,神话毕竟是神话,面对光怪陆离的股市风云,中小股民是很难找着北的。
    2006年初夏,在“炒新赢暴利”报告会上,我有幸结识了主讲者铑钿。
    这条身材魁伟的西北汉子,真名田军校,祖籍陕西,大学文化,20世纪90年代初投身股市,2002年举家移居上海,可算得是个“新上海人”。然而,由于他经常现身于电视台第1财经节目,许多“老上海”尤其是股民,都觉得他很面熟。不过,在零距离接触时,我觉得他的言谈举止更坦诚,更豪放,更具感染力。所以,许多聆听讲座的股民,大有“胜读十年书”之感慨。
    相识不久,铑钿忽然来电告知,说是某股明天上市,行情看涨,可重仓出击。这让我很感动。因为初次谋面,我随口说“请多关照”,无非客套而已,而铑钿竟如此认真。在诚信缺失几成公害的今天,仍以“言必信、行必果”为处世准则的人,是难得一见的。由此,我觉得这条西北汉子值得深交,不只缘于他是“炒新第一人”。
    说来惭愧,由于我有多次受“高人”指点而失手的教训,因而并没按照铑钿的指令重仓出击。我想验证铑钿的判断准确与否。时隔数日,该股暴涨,当铑钿指令抛出时,我既尴尬又懊丧,只得如实相告。从此,我毫不犹豫地按他指教炒作新股,说来也神,历时七八个月竟无一失手。
    几乎与此同时,我萌发了一个想法:让广大股民共享铑钿的实战经验。
    铑钿别无异义,但有约法三章:不讳言失算;不故弄玄虚;更不宜封“股神 ”。他说,“股神”只能当作调侃之词,一旦自己认同,那就该“魂归西天 ”了。
    于是,这些实话实说的文章,陆续见诸《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证券时报》等十余家报刊,且深受读者喜爱。因此,不少报刊邀我开设“新股实战攻略”、“新股三十之计”等专栏。
    我很清楚,读者喜欢这些急就章,关键在于铑钿的实战经验前瞻性、操作性、实用性较强,不同于泛泛的理论文章和“马后炮”式的股评。因为股民不喜欢镜花水月,一心指望快赚钱,赚大钱,将真金白银装进自己的腰包。也就是说,股民们需要实打实的赚钱经验,而铑钿的“3518投机之道”,正是为他们圆梦而开拓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缘于此,不少朋友提议,干脆将见诸报端的文章汇编为一本书。理由似乎也很充足。其一,近期书市涉股书籍很抢手,有经济学家的宏篇巨制,有作家记者的“股神”传奇,有股评人士的言论汇编,也不乏忽悠人的“秘笈 ”、“宝典”,可惜股民情有独钟的实战智慧类读物却很罕见。其二,这些文章一经见报,即获读者好评,据说还有许多读者自行剪贴成册,可见市场前景较为乐观。其三,铑钿的“3518投机之道”,殊非异端邪说,实乃高明而理性的投机之道,绝不会误导读者。
    好友盛情,却之不恭。于是,我一边整理已见报的文稿,一边增写“炒新第一人传奇”这一篇章。在我看来,股市博弈不仅是智谋的比拼,更是综合素质的较量。比如,明知某股利好,你敢不敢孤注一掷;明知某股利空,你能否及时壮士断腕;虚假信息哄传,你能否不受干扰,稳坐钓鱼台,如此等等,往往涉及投资者的胆魄、气度、心态、阅历等诸多素质。据我长期观察,铑钿之所以成为“炒新第一人”,就得益于他的综合素质。可想而知,全方位、多角度    展现铑钿的综合素质,对于本书,是不可或缺的。
    在此书编写出版过程中,得到铑钿及其家人的大力支持,得到上海人民出版社陆宗寅先生、王国平先生的悉心指教,以及好友周林发先生的热情鼓励,使我获益匪浅,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水平所限且时间匆促,差错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作者 2007年3月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