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后,回望香港电影金像奖

  新艺城成立后的第一部作品是由吴宇森导演的《滑稽时代》,卖座奇佳,随后徐克导演的喜剧片《鬼马智多星》,亦夺得同档期卖座冠军。此外施南生、曾志伟、泰迪罗宾等电影人也陆续在新艺城落户,形成了著名的“新艺城七怪”创作小组。这七位高人个个思路开阔,敢想敢做,又能够综合集体智慧,认真分析观众需求,不断挖掘崭新创意,奇招猛招层出不穷。其中最为惊人的成就,恐怕要数1982年出品的《最佳拍档》。

  《最佳拍档》的最初创意来自麦嘉,他曾经参与过《007》系列电影的拍摄,对间谍冒险故事情有独钟,打算拍成一部香港式的现代神探喜剧。影片公映之后,年度票房逾2600万,是香港首部冲破2000万票房的电影。如果以如今的票价折算,则有2.3亿近乎天文数字的票房。 

  1983年第二届金像奖的评审过程大费周章,最后索性将影帝同时颁给了麦嘉和主演《提防小子》的洪金宝,成为金像奖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双胞影帝”。 

  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以麦嘉为首的新艺城不断推陈出新,出品的许多电影都获得了巨大成功:《难兄难弟》、《搭错车》、《开心鬼》、《圣诞快乐》、《八星报喜》、《何必有我》、《阿郎的故事》……当然还有经典名作《英雄本色》和《龙虎风云》、《监狱风云》、《圣战风云》系列。而麦嘉本人不仅对新艺城的崛起居功至伟,也影响了许多年轻电影人的事业。他是一个非常有亲和力和魄力的老板,积极鼓励属下“搞搞新意思”,吴宇森、曾志伟、林岭东等名导演的成功,都与麦嘉的支持有关。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香港影业衰落,麦嘉、石天、黄百鸣等人的创作理念发生分歧,各自分道扬镳。麦嘉退出演艺圈专心炒楼,大赚一笔,随后笃信算命、风水的他在算命师的指引下进军股市,却又赔得底儿掉,郁闷得几乎想自杀。随后几年里,麦嘉又陆续投资娱乐城等事业,忽赚忽赔。 

  直到现在,光头神探仍然不断出现在香港的漫画里、电影里、社会口语里,麦嘉的成就与辉煌,也在香港电影史上和观众们的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历届金像奖帝后一览

  第一届惠英红《长辈》许冠文《摩登保镖》
    第二届林碧琪《靓妹仔》洪金宝《提防小子》麦嘉《最佳拍档》
    第三届叶童《表错七日情》梁家辉《垂帘听政》
    第四届斯琴高娃《似水流年》李修贤《公仆》
    第五届王小凤《错点鸳鸯》郑则仕《何必有我》
    第六届张艾嘉《最爱》周润发《英雄本色》
    第七届萧芳芳《不是冤家不聚头》周润发《龙虎风云》
    第八届梅艳芳《胭脂扣》洪金宝《七小福》
    第九届张曼玉《不脱袜的人》周润发《阿郎的故事》
    第十届郑裕玲《表姐,你好嘢!》张国荣《阿飞正传》
    第十一届叶童《婚姻勿语》曾志伟《双城故事》
    第十二届张曼玉《阮玲玉》梁家辉《92黑玫瑰对黑玫瑰》
    第十三届袁咏仪《新不了情》黄秋生《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
    第十四届袁咏仪《金枝玉叶》梁朝伟《重庆森林》
    第十五届萧芳芳《女人,四十》乔宏《女人,四十》
    第十六届张曼玉《甜蜜蜜》郑则仕《三个受伤的警察》
    第十七届张曼玉《宋家皇朝》梁朝伟《春光乍泻》
    第十八届吴君如《古惑仔之洪兴十三妹》黄秋生《野兽刑警》
    第十九届罗兰《爆裂刑警》刘德华《暗战》
    第二十届张曼玉《花样年华》梁朝伟《花样年华》
    第二十一届张艾嘉《地久天长》周星驰《少林足球》
    第二十二届李心洁《见鬼》梁朝伟《无间道》
    第二十三届张柏芝《忘不了》刘德华《大块头有大智慧》
    第二十四届章子怡《2046》梁朝伟《2046》
    第二十五届周迅《如果·爱》梁家辉《龙城岁月》 

  (摘自《香港电影金像奖帝后列传》)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