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魅影》译本序

  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纯文学的小说之外,在读者中有着广泛市场的侦探小说同样不容忽视。众所周知,美国的诗人、小说家和文艺评论家爱伦·坡(一八〇九—一八四九),以注重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开创了美国侦探小说的先河,并对其他国家产生重要影响。他的《莫格街凶杀案》(一八四一)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侦探小说,一八四六年被译成法文后,深受法国读者的欢迎。此外,当时法国流行的“黑色小说”、大盗维克多的《回忆录》(一八二八)等,也都为法国侦探小说的产生提供了国内外的条件。法国第一部侦探小说是埃米尔·加博里约(一八三二—一八七三)的《勒卢日案件》(一八六四),情节与《莫格街凶杀案》相似:在一座乱糟糟的房子里发现一具老妇的尸体,而房子的所有出口都是封闭的。但法国十九世纪出现的侦探小说都未获得成功。
    法国第一个取得较大成功的侦探小说家应当是莫里斯·勒布朗(一八六四—一九四一)。勒布朗早期得到莫泊桑(一八五〇—一八九三)提携,在《吉尔·布拉斯报》上发表连载心理分析小说,但未获得什么成功;直到一九〇七年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部连载侦探小说《侠盗亚森·罗宾》,才大获成功,自此,他几乎专门从事侦探小说的写作,成绩斐然,其中较著名的有:《亚森·罗宾智斗福尔摩斯》(一九〇八)、《空剑峰》(一九〇九)、《水晶瓶塞》(一九一二)、《金三角》(一九一八)、《虎牙》(一九二〇)等。《亚森·罗宾智斗福尔摩斯》描写在“蓝色钻石”和“犹太油灯”两桩失窃案中,法国警方束手无策,邀请英国大侦探福尔摩斯赴法破案。结果亚森·罗宾技高一筹,智斗福尔摩斯,击败英国侦探大师,但最后两人握手言和。勒布朗的作品在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风靡法国。
    乔治·西默农(一九〇三—一九八九)被法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重要作家、一九四七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德烈·纪德(一八六九—一九五一)誉为 “本世纪最伟大的作家”。此言未免失之偏颇,不过,如果说西默农是世界闻名的侦探小说家,倒不为过。这位比利时籍的法国侦探小说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放弃学业,当过糕饼店和书店学徒,随后进入《列日日报》当新闻记者,专写社会新闻,由此熟悉了各种社会环境和特殊人物。一九二二年底,他来到巴黎,一面工作,一面写作,用各种笔名发表连载小说和短篇小说。到一九二九年,他已写出数量惊人的短篇,以及大量的侦探、心理和惊险小说。这些作品深受爱伦·坡的影响,表现出对命运主宰的解不开的情节有着莫大的兴趣。可观的稿费收入使他有财力买下一条游艇,通过水路周游法国,从而又给他提供了小说的许多背景和新题材。一九二九年,西默农发表了《拉脱维亚人彼得》,在他笔下第一次出现了探长梅格雷的名字,他也首次署上了自己的真名。有关梅格雷的侦探小说约有一百多部长短篇,较著名的有:《一个人的头》(一九三〇)、《黄狗》(一九三一)、《十字街头之夜》(一九三一)、《圣菲克尔案件》(一九三二)、《梅格雷》(一九三四)、《梅格雷的烟斗》(一九四七)、《我的朋友梅格雷》(一九四九)等。由于法国著名导演雷诺亚等将西默农的侦探小说搬上银幕,梅格雷名闻遐迩;而西默农也把自己爱抽烟斗的习惯给了他小说中的主人公,所以这些侦探小说的封面往往用了西默农抽烟斗的照片。他创造了梅格雷探长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侦探小说也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有的评论家认为梅格雷有这样三个特点:他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他利用职务玩花样,以便更好地让世界幻象消失,他在调查中起到小说家的替身作用。由于梅格雷这个人物形象非常丰富,所以没有一个电影演员能把他的全部特点都演得出神入化。《一九四〇年以来的法国文学史》的作者雅克·布雷纳认为西默农是一个“天生的小说家”。由此可见,西默农确实具有不同寻常的小说家才能,是位擅长心理分析的重要侦探小说家。一九五二年,西默农成为比利时王家科学院院士。
    在法国获得较大成功的早期侦探小说家中,还有与莫里斯·勒布朗同时代的加斯通·勒鲁(一八六八—一九二七)。勒鲁一八六八年五月六日生于巴黎,后随父母去诺曼底,一八八〇年进入当地的厄城中学,也就是后来小说中的主人公鲁勒塔比尔的中学的原型。父母不幸相继早逝后,勒鲁于一八八六年回到巴黎,攻读法律专业,同时为一些文学刊物写文章;取得律师资格后,成为《巴黎回声报》司法专栏的撰稿人和((晨报》的著名记者,报道了一系列轰动一时的案子,名声大噪。作为记者,勒鲁还前往俄罗斯和东南亚旅行,对一九〇五年的俄国革命作过报道。三十岁时,勒鲁决定写小说,他发表的第一部心理分析小说是《泰奥夫拉斯特·隆盖的双重生活》(一九〇四),但直到一九〇七年写出了《黄色房间的秘密》和一九〇九年的《黑衣女郎的香水》,创作了以集新闻记者和业余侦探于一身的鲁勒塔比尔为主人公的系列侦探小说,大获成功,才奠定了他在法国侦探小说领域中的地位。勒鲁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又写出了另一个系列的小说,即以《谢里-比比》(一九二一—一九二二)的同名主人公为题材的一套小说,一九二七年因尿毒症在尼斯去世。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