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沪深股市的回顾与展望——《选股攻略》后记

  2006年底,上证指数收在2675点,出乎大部分人年初及年中的预料。
    2006年6月,指数在1600点上下横盘时,比较乐观的人上看2000~2245点左右,没想到在年底的最后一周指数大涨了300多点,把指数撑高到2700点上下,更不用提2006年初时大部分人的看法,当时上看1600点的人已是非常少,并且被认为太过乐观,因为1300点的大压力能否突破还是一个大问题,尤其对于股改产生扩容的现象,大部分人还是相当担心,当时人心还是处在相对悲观和保守的阶段。如今一回顾起来,简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可见真正的大牛市都是出乎一般人预料之外。兵法说,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大行情出现时,很多人心理都缺乏准备,因此到年底统计,95%的投资人仍然跑输给大盘,有30%的人仍会亏钱。这其中的关键是大家过去的投资经验已不管用,必须全盘更新其盈利模式和心智模式。技术性思考具有太多的缺陷与风险,只有加上本体性思考,才能改善心智模式与盈利模式。
    如果换个角度来观察沪深股市,将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但大前提是你必须相信本体性的自然法则来进行多算,而不要执著于过去的投资经验与投资心得。依照市场的自然法则,如果黄金十年,上证指数挑战万点的假设成立的话,未来的两大压力区将分别出现在3500~4500之间以及6500~8000之间,最后再来挑战万点大关。为什么认为3500点以上是第一个大压力区?原因是股市的压缩膨胀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第一次膨胀是1990年的95点涨到1993年的1558点,膨胀倍数是15倍,第二次膨胀是1994年的325点涨到2001年的2245点,膨胀倍数是7倍,是第一次15倍的一半,如果依此类推,这一次的膨胀应在3.5倍左右,998×3.5==3493,大约在3500点上下。如果换另外一个角度来计算,(1757—998)×3.236+998==3454,也是在3500点上下。第三种算法是2245×(2245÷1558)==3232,接近3550点。第四种算法是 2245×2==4490。按以上这四种算法,上证指数第一次大压力将出现在3500~4500的区间内。不过在3500点来临之前,在2700~3000点会出现一次中期震荡。当然这种算法是否灵验,仍需用时间来证明,不过纵使指数有误差,其基本节拍仍然不会改变。在大牛市中,因为人气鼎盛,其涨跌节拍与幅度往往暗合自然法则。在大牛市中,心智模式必须用大尺寸来取代过去的小尺寸,才不会大人穿小鞋。
    沪深股市的选股方向,基本上有两大主题:原材料板块与金融地产板块,在上半年可说是原材料股的辉煌时段,不少原材料大涨5~7倍,给下半年的金融地产板块一个巨大的比价上涨的空间。原材料股的大涨跟国际的原材料价格大涨有关,铜的价格从每吨3000美元急涨到8800美元,造成2006年“五一”长假后的连续涨停七天,不少个股在7天内股价上涨一倍,但此种暴涨模式也种下了后来长期整理的原因,至今不少原材料股已整理7个多月。就一般投机法则来看,暴涨之后整理时间一般正常为8个月,短的话可以缩短为5个月,长的话可以延长为13个月,因此,在2007年的1月15日左右,将是原材料股的时间转折点,届时能否再拉出波段涨势,值得密切观察。
    金融地产股的大涨有两大原因,一个原因是人民币升值,金融地产相对受益,一个原因是大牛市的主升段必须由金融股来担纲,全世界的大牛市都是如此。金融业是百业之王,如果金融股不大涨,那就不是标准的大牛市,尤其是权重的金融股更是如此。香港的汇丰银行、美国的花旗银行、台湾的三商银都是在当地的大牛市中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未来沪深股市的三大银行(工行、中行、建行)及中国人寿也将在大牛市中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
    基本上,原材料股和金融地产股的大节拍是错开来的,原材料股大涨时,金融地产股处在中段整理的阶段,等到2006年8月8日起金融股拉开波段上涨的序幕时,原材料股就一直处在中段整理的格局中,未来是否再度此消彼长,值得密切关注。不过原材料股要再度大涨,需要原材料的行情再度展开大波段涨势才有可能,尤其铜价更是原材料的核心指标,未来铜价如果完成8个月的中段整理,再度拉开涨势,原材料股和矿产股都有机会再显雄风。
    在矿产股中,拥有大量铁矿、煤矿、金矿、铝矿、铜矿、锌矿等资源股,都有可能被重新估值,因为有色板块目前的市盈率仅有14倍,仅次于钢铁股的10倍,而目前大涨的金融股地产股市盈率都已高达30倍,甚至于接近40倍。目前很多个股的股价都已提前透支,提前反映2008年每股盈余的合理市盈率,未来一旦进入整理,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类似的概念,注入优良资产的公司,如果股价尚未充分反映,也会在未来逐步反映出来,因此整体上市的公司,如果注入的优良资产庞大的话,股价也不会寂寞的。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