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而退——《华尔街的肉:我从股市绞肉机中死里逃生》跋

    营业员和交易员做的是没有契约的生意,甚至也没有法律追索权来追究坏交易或坏生意,他们做的生意甚至没有什么握手成交仪式,一切都在电话上进行,你要是抄捷径,靠撒谎来完成一桩交易,就别指望会再有太多生意。上班第一周开始,你就必须靠着正直诚实活下去,然后,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继续坚持正直诚实。
    而在研究部门及投资银行业务领域,情况就没有这么清晰明确了。
    我经常接到营业员的电话:“我感觉你对这支股票并不像先前这么乐观了,在你降低评级之前,先通知我一声,我好让我的客户先脱手。”是的,我先通知你,但你的客户并不会因此而尊敬我!
    投资银行业务人员可以做很多生意,但是,如果其中有太多家公司后来搞砸了,这些买方可是会记很久的!
    分析师的利益相关者太多了——营业员、交易员、机构客户、经纪商、散户、投资银行业务人员、媒体、想要股票推荐的亲朋好友,更别说在牛市期间,连出租车司机看到你提着摩根士丹利的袋子,都会向你要股票建议呢!要应付和平衡这么多家伙,其实并不难,你只需要掂掂斤两,看看谁付你的酬劳比较高,就能决定要照顾谁更多点。那个因为一次不佳的推荐而把你骂到狗血喷头的伊利诺伊州莫林市的经纪商,很好打发,你只需让电话等久些,直到对方告饶“下次再也不敢了”时,再把电话给挂断。富达投资顾问公司那位曾经质疑你的大脑不知长在哪里的家伙比较难打发些,你只好祈祷他的基金业绩很糟,大概到年底就会被炒鱿鱼,这样,来年就会换上另一位新的乳臭未干的MBA毕业生来当基金经理人,你就可以有新的开始啦!
    不过,你用正直诚实和辛苦赢得的声誉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来自投资银行业务的动人诱惑。就智力而言,投资银行业务是百分之百文明的东西,股市是募集资金的渠道,投资银行业务是对市场认为有价值的公司提供资金,这几乎可说是利他主义的慈善行为,是穿着细条纹西装的特蕾莎修女!投资银行业务人员向一家又一家的公司提供资金,高唱值得尊敬的理想;不要去管那些繁重的手续费啦,它们只是用来支付费用开支。
    对分析师来说,投资银行业务是极乐世界,在分析师经常挨骂的生活里,缺少的正是这种受尊重的“好感觉”。无知的客户经常吼你,想上市的公司对你礼遇有加,这种阴阳调和,哪个分析师不想要呢?于是,你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对这家公司的成败肩负责任——“亚马逊书店有今天,靠的是我,是我使他们取得他们需要的资金。”
    “你也因此获得了酬劳,不是吗?”
    “嗯,这个嘛,是没错啦,可是,我不是说过‘华尔街是资本主义强盗上路行劫的用武之地’,以及‘资本主义之轮’这些东西吗?噢,算了!”

    易滑的斜坡

    分析师之所以和投资银行业务人员合作,是因为投资银行业务人员付的酬劳比交易员、营业员和经纪商更高,至于那“好感觉”则是合理化的好借口。表面上看来,这并没有什么不对,投资银行业务人员需要分析师帮助分析一个产业或某家公司的前景。但事实上,投资银行业务人员要赚钱,正直诚实——即便只是极有限、极小量的正直诚实——也会因为想争取生意而被舍弃。我这么做了,没有一位分析师不曾这么做。一旦你失去了一丁点正直诚实,那就是一个滑坡,让你失去声誉。
    你并不是完全丢弃了正直诚实,而是你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衡问题上失了控。当你把一家公司带上市,或是帮助一家上市公司募集10亿美元资本时,你其实是在替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做事,机构投资者、经纪商、散户、营业员、交易员,他们全都上钩了。你的公司因为这笔生意而赚到1000万美元的手续费,你大概也从中获得了些好处,但是,华尔街其他人对你的声誉就打了折扣。
    格鲁伯曼做得太极端了,他直截了当地投奔首席执行官的阵营,却又说服投资人踏上电信业革命的漫漫旅途,他的声誉因而受损。然后,当情况变糟时,人人都唾弃他。
    米克或许以为投资人对她参与的网景上市项目留下深刻的好印象,但是,当客户知道她的职务功能已经从分析师变成拉拉队长,她的声誉当然也因此受损。
    奎特隆做了太多的生意,其中有许多是好生意,但是,糟糕的也不少,这致使投资人对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承销的上市项目开始产生猜疑,他们仍然参与,期望分配到的原始股能在上市后立即上涨,但是,据我了解,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并不想把奎特隆带上市的公司当成长期持股的对象。
    不过,并非只有这几个人而已,整个华尔街的公司在承揽业务和兜售股票时,都忘了他们在拿自己声誉做赌注。投资者的记忆力好得很,那些镁光灯下的焦点人物被他们记得最牢。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