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的电影生命

    《异度空间》“抑郁”到极致

  张国荣曾经说自己并不是考虑如何去“演”一个人,而是考虑自己“是”这个人,不是从自我出发来表演,而是完全从角色出发来决定一举一动,这样才能确保演绎得逼真。他的许多电影都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灵魂附体一般的演绎理念,《异度空间》等后期作品更为突出。例如接近片尾时那段真相大白的戏:他先是在梦游,呆呆地瞪视前方,眼里满含泪水;被闹钟震醒过来,茫然低头,看到自己手中的旧物,全然崩溃……整段戏里你看不到演员的存在,他的崩溃与疯狂完全发自内心,体现在肢体的每一个细节:面部肌肉不能控制地颤抖着,眼神失去焦点,一片血红,甚至他抱住章昕的那双手,仔细看,是抽搐的,手指抽紧在一起,关节僵直不能弯曲……将影片前半部分的他与后半部分的他对比来看,尤其震撼。张国荣凭此片获得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影帝的双料提名,的确是实至名归,记得有评论说:“鬼片演到这个地步,让人无话可说!” 

  坦白地说,在了解到更多的资料之前,我个人也曾经以为《异度空间》与张国荣去世大有联系,不但是因为剧情上的巧合,而且因为张国荣的演绎实在是深入骨髓,再一次让人混淆角色与他本身。我的一位朋友看了此片之后,断定张国荣当时已经患上抑郁症,而且还病得不轻:“你看他的眼睛!正常人不会有这样的眼神!”我苦恼地说:“他演的就是一个病人啊。”“那不是演出来的!演不出来!你们都太不关心他了,都病成这样儿了……怪不得……”“拜托,那是他演得好,他是拍完后半年多才患上抑郁症的……”“不可能不可能……” 

  使我自己黯然的,倒不是片尾的巧合,而是片中对抑郁症的分析。张国荣的遗书第一个词写的是“Depression”,媒体一般都翻译成“消沉,失落,忧郁”,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猜测与谣言;实际上,“消沉,失落,忧郁”应该是影片中章昕病历上写的:“depressed”,而“Depression”在英文词典中的第一个释义就是:“抑郁症”。想到这一点之后我很遗憾张国荣对英文的习惯和精擅,如果他直接写出中文“抑郁症”,是否会减少许多流言? 

  (摘自《与他共度61世》)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