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故事更有说服力

    上海远东出版社的《理财,民间真的有高手》在2006年1月出版以来已经6次上了上海书城财经类图书排行榜,其中两次名列第一,两次名列第二,还有四次登上了综合类排行榜。

  《理财,民间真的有高手》这本介绍22个普通百姓理财成功事例的书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是我预料之中的事,但能连续4周占据第一、二名倒是出乎我的意料。而分析此书成功的原因,我的体会主要有几点:

   内容符合市场需求

  我在市场部工作,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向媒体介绍我社的图书。因此每天翻阅报纸是我必须做的功课。图书市场需求和国情的变化也就同时进入了我的视野。我发现上海新闻晨报的财经版面在 2005年开辟了“民间理财高手”专栏,每周介绍一位该报记者在民间挖掘出来的理财高手,在介绍他们的成功案例后,还有专家的点评,对指导百姓理财很有借鉴作用,很贴近百姓的理财需求。

  看看图书市场:市场上引进的此类书虽然多,但写的好的离我国的国情有差距,离百姓生活实际远了点;理财书不少,但专家写的多,理论也就多了点。而且单一写股票的比较多,其他领域涉及少。而这本书的理财事例涉及面多,写的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说的事例都是我们经历过的,也正是目前广大读者想了解的。因此我把报纸资源整合出书的想法和该报栏目编辑说了,结果不谋而合。我们在已介绍的33个人物中精心挑选了4大类别的22个人物编成了此书。

   装帧设计精心策划

  一本书除了要有吸引读者的内容,书名、装帧设计也有很重要的关系。《理财,民间真的有高手》的书名一直到印刷前才定下来,晨报发动编辑部每个成员都为书名献计献策,反复比较、斟酌。事实说明书名确实起得很好,贴近读者的心理需求。

  封面也反复修改了无数次,颜色、布局一次次地多方征求意见,连美编都改得不耐烦了,说:“哪有这样反反复复改的?”社领导大力支持,敢于投资,力求不同于一般封面的印刷,连印刷厂也叫“功夫太大了”。就这样,一本橘色荧光色调,大气,吸引读者眼球的书出现在读者面前。美编也高兴了,功夫没有白花!

   借助媒体扩大影响

  上海新闻晨报的发行量在本市的报纸中是居前几名的,很受上海市民喜爱。与这么一份发行量大的报纸合作出书,广告也就不愁了。果然,晨报接二连三的广告很快引起了读者的兴趣,书还没上柜,就接到很多要求买书的读者电话。

  在新闻晨报接二连三发布广告的同时,本社的发行人员不断做好图书发行的后续工作,他们注意联系书店专柜,向营业人员介绍此书卖点,注意关注图书的发行量,及时补充缺额。也起到重要作用。

   编辑参与全过程

  在《理财,民间真的有高手》从策划到最后出版、上市的过程中,我渐渐觉得一个编辑不仅仅是文字的加工者,从策划到文章的编排、版面、封面和开本的设计、签名售书的联系、与发行员的沟通、与作者的沟通、与社领导的沟通都是编辑很重要的工作。只有全方位的沟通、理解、配合才能真正把书的价值体现到极致。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

  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最终能上榜的道理吧。

    (作者系上海远东出版社市场部主任。曾策划、编辑《理财,民间真的有高手》、《理财,可以很简单》、《百姓健身》、《与孩子同游戏》、《家庭安全用药必备》、《樱花三贱客》、《上海外滩——永不停留的脚步》等图书。)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