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院士书房”到《院士书情》

    本周刊的经典栏目“院士书房”,最近由上海教育出版社结集成书。 
  “院士书房”栏目的作者和拍摄者,是曾拍摄《院士风采》、《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纪学人百年影像》的著名人物摄影家侯艺兵,他以拍摄科学界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见长。从2000年3月20日到2001年6月15日,一年多的时间,他为本周刊陆续拍摄和撰写了51位院士的读书生涯和书斋风采。在“院士书房”的工作中,用相机说话的侯艺兵,第一次尝试拿笔书写所闻所感。这个栏目在一年的时间里,一直受到多方好评,在快接近尾声时,有数家出版社主动找到本周刊,要求为该栏目结集成书。最终,侯艺兵选中了上海教育出版社,书名为《院士书情》。 
  该书的内容与原栏目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在人选上,应出版社的要求增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王梓坤院士。在2002年元旦贺岁版上,侯艺兵曾为本周刊征集已采访院士的读书座右铭手迹,此次出书,便也将手迹附上,使读者除了可以目睹科学大师的风采及书斋风貌外,更可见其手迹心迹。 
  侯艺兵在多年摄影生涯中,一个执著的追求目标是,抢拍那些高龄的学人,为后世留下历史见证。在“院士书房”的创作中,侯艺兵虽然没有以此为目标,然而在图书出版之际,书中已有4位院士作古,他们是:许国志、林兰英、王志均、郝诒纯。特别是林兰英,侯艺兵镜头留下的,是她书房的最后影像。 
  这本一百多页的书,照片占了近一半的篇幅,然而却不像目前流行的图文书那样,有着令人生畏的价格。降低成本,让青少年都能负担得起,从成功的科学家的读书生涯和体会中有所获益,一直是侯艺兵和他的编辑方鸿辉的共同目标。因此这本100多页的图文书,定价竟低至10元,连侯艺兵以往摄影作品的一个零头都够不上,这大概也体现了作者和出版者的一份社会责任感吧。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