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杜《I...Do》 高级工装男倒在这个娱乐年代

    都说市场的风水轮流转,谁都无法抗拒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的厄运,何况是我们这位呼风唤雨的情歌工装男了。2003年华语市场流行的是阿杜式的揪心颤音和大众旋律,2004年意外走运的是“老鼠蝴蝶”的宠物调儿,时至今年,歌坛又遭遇明星开嗓的集体井喷和民间超女运动的翻唱小把戏。从深情的演绎到无脑的动嘴,几年之间,华语主流歌坛经历了一场从“流行歌曲”到“大众娱乐”年代的颠倒终生,而阿杜也无疑是这场运动的间接牺牲品。时隔多时的《I Do》,又真的能让阿杜奇迹般的咸鱼翻身卷土重来吗?

  那么,阿杜是要凭借《I Do》、《下雪》这样标准的“阿杜式”大众流行情歌卷土重来?前者的《I Do》的确是一个一语双关的贴切标题,不仅与“阿杜”谐音,还能一如既往的表现出他深情款款努力承受的情歌特质。而大气娴熟干净闲适的弦乐编配听起来也比同类型网络粗糙歌手的制作精致上不止一百倍。但没办法,市场就是这样无情,两首走旋律路线的打榜歌曲并没有掀起像以往的流行高潮。人们一来是司空见惯了他的沙哑唱腔,就连再不受人待见的网络歌手都能将脸憋成西红柿把他模仿的惟妙惟肖,过了保值期自然也就少了新鲜感。而当时人手一张阿杜碟的人们,不是洗洗睡了就是去追超级女生了,哪还有闲工夫去重温旧梦呢……

  抛开流行文化的见异思迁,相比于阿杜以往万古不变的情歌,这张唱片终于给人一些惊喜的小尝试。比如抒情歌曲《下雪》和更显自由的《睡不着》就完全可以构成一个适合单身独白与情侣狂欢的圣诞音乐概念,《睡不着》则更是自如的将阿杜“邋遢”的嗓音与松弛懒散的感觉相交错,传递出了一份有趣的舒展与自然。

  大概是阿杜本人也意识到了个人危机,或者一如谢霆锋一样发现了自己骨子里的摇滚“细胞”,阿杜也借用自己创作的流行摇滚,准备着开发了一下本能拓展了一下疆域。不过实际上他依旧还是用他沧桑的流行唱腔去处理这些加了些噪音吉他的流行作品。在《西出阳光》和《抬起头》中,无论是“西出阳关,我不会把故人遗忘”还是“抬起头,永远有彩虹”,他都没忘记自己的工装好男人的励志形象。而在这些歌曲中,以流行金属开场的《这首歌是谁写的》还是尤为值得一听。加上北京的郭亮和吴向飞为他写的《如果你爱我 是因为我爱你》,明显是想把目前的阿杜打造成为港台版的孙楠,而摇滚只是一个聪明的幌子。

  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当年一K闯天下的阿杜大哥如今或许没有一首叫板前作的金曲压阵,但好在制作人还是交出了一张顺耳的答卷,况且他仍在努力转型ing。别再嘲笑我们的包工头了,就算是包工头也是高级包工头哪,哪怕是抒情口水歌起码也还有个比较精良的制作作保证,怎么说来都比那现如今泛滥的“歌手”强。所以说,情人还是老的好,人也总是在比较中发现过去的美。中国流行音乐的宿命就是一年不如一年,所以让我再作一次选择,我宁愿一头撞死回到2003年……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