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观点|尹琨:服务老年阅读,不只是加大字号那么简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日前发布,在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部分,提出提升老年文化体育服务质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众所周知,阅读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业界为老年读者出版的图书品类众多,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有关单位,自2014年起向全国老年人荐书,7年来已推荐400余种优秀出版物,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如今,在利好政策出台的背景下,业界该如何让老年人阅读更上层楼?《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对话多位业内人士,请他们支招儿。

社会应激发老年人阅读兴趣
  围绕老年人阅读存在的问题,华龄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董巍坦言,真正为老年人着想,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图书还是比较少。其原因在于没有对老年人的真正需求进行充分调研,考虑不够周全。

  在从事老年人阅读推广工作15年的银龄书院创始人薛晓萍看来,老年人首先需要能够带来正能量的图书,用阅读充实余生。其次是情感类图书,呼应情感需求,特别是弥补情感缺失。再次是利于隔辈教育的图书,通过家庭共读提升参与感与成就感。最后是有助于老年人融入社会,在现代生活方式上提供实用指南的图书。

  “阅读是长久的陪伴。老年人阅读需要引导。”薛晓萍表示,对于“难啃”的大部头阅读,可与观影等更为直观的方式相结合,为老年读者梳理图书脉络结构,阐释经典作品的现实意义。同时,要结合老年人心理特点创新阅读形式,可以通过组织沉浸式戏剧、朗读剧等形式,让老年人亲身参与其中,激发阅读的兴趣与热情。

  记者在北京图书大厦看到,放大镜几乎成为老年读者的“标配”。董巍表示,要通过开展老年人阅读调查、养老社区捐赠图书等方式走近老年群体,倾听他们的真实需求,尽可能在开本、字体字号、色彩等方面,探索适合老年人阅读的图书形式。

听书前景好但数字鸿沟待弥合
  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老年人服务政策,如2020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重点推动与老年人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站、手机APP的适老化改造。

  为响应《行动方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频客户端“云听”于2021年10月14日重阳节推出“云听”简洁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副总编辑张显峰看来,从移动互联网音频产品整体看,老年人可以听的内容有很多,适合听的内容也不少,但专门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内容产品目前仍然很稀缺。

  作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专为老年人打造的听书平台,“乐龄听书”针对老年人的关注点和阅读喜好,聚焦养生保健与休闲生活内容,并在功能上增加字号更大、导航更清晰、内存占用自动提醒、电量实时监测等易于老年人操作的设置。

  具有伴随性的听书无疑是适合老年人的阅读方式,但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助理、“乐龄听书”项目负责人陈军坦言,目前阻碍老年人进行有声阅读的是智能设备使用方式以及老年人对数字内容的付费意愿不强。

阅读推动老年人实现自身价值
  来自天津的65岁老人王更新,通过在网络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做主播,找到了退休后的人生价值。他在喜马拉雅演播的《明朝那些事儿》目前播放量超过4.71亿,王更新也以254万关注者成为喜马拉雅粉丝数最多的老年主播。

  喜马拉雅发布的数据显示,有超过5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在平台上当主播。他们在儿童、人文、历史、健康养生等内容领域分享故事与观点,演绎音频节目。

  从听书到参与内容生产,在满足老年人知识信息需求之外,阅读进一步推动老年人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不过,2020年喜马拉雅8周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平台主播人数已过千万,5万名老年主播的数量相对来说仍算“凤毛麟角”。

  “下一步,喜马拉雅还将不断深耕内容,聚焦老年人智能生活场景服务。”喜马拉雅创始人兼联席首席执行官余建军对此表示,希望让长辈也能充分体验互联网的福利,享受银发时光,成为“耳朵经济”的增长新引擎。

  围绕如何通过阅读让老年人发挥余热,为社会作出贡献,陈军从内容生产的角度提出,除了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遣,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些技能培训内容,鼓励老年人学习新技能,掌握新知识,既能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也能为老年人寻找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同好进行交流,让他们融入并且享受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以书为媒,希望全社会关注并加强对老年人的美育教育。”董巍表示,只要一个人有欣赏美、创造美的热情,就不会老,就会幸福快乐,社会也会和谐稳定。传递“永不服老”的理念,也是华龄出版社“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幸福老年人”的出版宗旨所在。